????五銖之外,便是金銀,并沒有面值區分,東漢前葉制造精良,含銅高的五銖錢,與后期含鉛多、含銅不足的五銖相比,雖然事實上更有價值,用的時候卻以一樣看待。從前的五銖,差異并不算大,但董卓錢就“太值錢了”。“叔父何意?”縱使智計百出的荀公達,面對經濟學也是一片空白。“若以一金論,則舊五銖一萬錢可換一金,換作新錢將需五十萬錢。”“這……董卓安肯?”“民間交易,百姓互市,董卓豈能管得著?”看不見的手嘛,“等他發現,也無法估計此端。”袁紹應該不會讓他等待太久。“叔父將如何施為?”荀攸追問。這次換荀柔沒有回答。他露出一點神秘微笑。比起一心去商量刺殺董卓,他覺得,還是讓大侄子將好奇心留在這件事上好了。作者有話要說:(1)荀棐不是故意賣關子,而是認為當時的場合,并不適合正式提親,也不該和糜竺商議太輕賤女孩子了。(2)阿善的辦法并不能徹底解決通貨膨脹,只是盡量減輕百姓損失,當然,向來政府針對通貨膨脹的辦法,都只是減輕一點損失。第145章 董卓求娶要平抑物價,也不能造成太大的民間動蕩。幸而去年算是風調雨順,京畿附近又沒收稅,董卓被他引導主要搶劫對象是官吏,勉強還沒把百姓逼到都活不下去。和真實歷史比,大概就是地獄十層和十八層的區別。荀柔自嘲一笑,開始干活。伴隨正月第一縷春風,白馬寺傳出欲塑佛像的消息。需以久近人身,久沾人氣的銅錢造釋迦牟尼前世之身,收民間隨身攜帶一年以上之錢。既是造銅像,那就要將錢融去,所以白馬寺收銅錢,以稱重計算,二十五斤銅換一斤金。公式很正常,商戶人家偷偷一算卻沸騰了。時下金價,大抵是一萬錢一斤。一錢重五銖,二十四錢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二十五斤銅才七千余錢,就算如今幣重略輕,也不過就是八千余,比市足低了二成。既是稱重,那什么錢都是一樣用,但問題是,其他錢不管貼不貼身,總可以稱超過一年,董卓新錢才造的,怎么都不可能有一年。銅像最多不過幾千斤,先到先得,商戶要收舊五銖換金,十余日間,百姓手中的舊五銖價值非漲,甚至多有商戶愿溢價換得,民間交易也都愿用舊幣,而棄用新錢。荀氏族中也沒人見過這種操作,荀忱上下打量荀柔,驚訝贊嘆。“真是神鬼莫測之計,若非清楚乃含光所為,我是想都想不到,這算是算學嗎,還是算貨殖之道?仿若是一門新學問,倒與管子所論相仿。”如今連最基本的經濟學概念尚未形成,更別提市場和貨幣了,關于政治經濟學,至今唯一一部指導性著作就是管子輕重篇。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