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倉就是官家糧倉,在承平年代用來平穩糧價的,糧價高時,往外賣出,糧價低時,官方收購,是本朝創新。遷都過后百姓無存糧,冬天時他向天子請開平倉賑濟,劉辯立即答應,他也沒客氣,一冬就用了一半,如今不僅要找補回來,還得多屯點才能放心。一個國家、政體富裕依靠什么?資源。除了土地、食鹽、鐵,關中還有什么可以賣的?“自然有。”荀柔猛然抬起頭。“石炭。”荀彧沉聲道。荀柔愣了愣。石炭就是煤炭。河東郡位屬山西,自然是有煤的。與木炭比,煤炭有溫度更高,更耐燒的優點。但如今的挖煤技術還不穩當,開采不多,關鍵是危險“岸下百余人盡壓殺”,這是史書記載的煤礦事故。正因如此,一直沒有大規模開采,主要用于宮室和冶鐵官所,少量流入民間,用于制香。所以貴,自然是貴的,然是……是血染出的黑金。用,還是不用。這是一個問題。第189章 官營合作璇璣斗柄朝南,天下皆入夏時。微微風蕩過,樹枝婆娑,將融金碎影,透過竹簾灑在泛光的綠瓷磚上,交織出一片夢幻光陰。遠處蟬鳴,近聽流水,屋內四角的冰鑒內,冰山緩緩的冒著白霧,盛夏的熾烈,就這樣被巧妙的消解。“咕嘟咕嘟”竹爐中水聲沸騰,冒出一串串精致的魚眼小泡。烘烤得微卷的墨綠茶末,用竹筷撥入水中,然后是放在竹紙上的一小撮鹽,顆顆晶瑩雪白的鹽粒,入水即溶,只剩下茶葉隨著竹筷快速翻攪,逐漸舒展。隨著泠泠水聲,琥珀色的液體,傾入一只只湛藍的琉璃小盞,分與座中耐心靜候的公卿。“蜀中之物,名荼,與諸位共享。”座首的司徒王允,身著蟬衣,白須飄飄,恍然如神仙。“微苦而后回甘,實乃清心靈物。”坐中蔡邕端詳著精致杯盞輕嘆。自從為太學博士,他一心沉浸詩書,不理俗務,又為太學祭酒鄭玄推薦給太尉荀柔,由太尉舉薦給天子授課,日子過得很是悠閑,若非好友邀請,說司徒王允得蜀中荼葉,邀他一同品鑒,他還在家中與女兒彈琴讀書。“司徒這般從容姿態,才堪為百官之表率啊。”這有個“才”字,自然就有“不才”之人。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