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人都仰頭一邊看著上面的名字一邊從這石壁的一段向另一端慢慢的走去,陸平川識字不多,因此上面的名字是什么他也懶得看,他倒是很想看看這些余年會的的家伙的名字究竟有沒有刻滿這一整面的巨大石壁,所以走在了最前面。
????五個人見到這滿石壁的名字之后感觸各不相同,除了百無禁忌的陸平川只當是看了個稀奇之外,其余四人的感觸也各不相同。
????湯萍出身世家,自幼在湯家的經歷讓她早就知道修行界里的種種不公甚至是殘酷,所以在見到這滿石壁的名字之后她只是感到震撼而已,她從未料到歷代余年會竟有如此多的人。這些人與他們五個一樣都是五靈弟子,因為各種原因修行艱難甚至是筑基無望,因此早各自的壽限所余不多只是不得已才加入了余年會,以期通過與其他余年會的人抱成團或許能有一絲筑基的希望。湯萍更是知道余年會都做過什么,比起宗內那些憑著人多勢眾,專做好勇斗狠、強取豪奪之事的不良子弟而言,余年會做過的事情則更加的殘忍,若把宗內那些勤勉修行的尋常弟子看作是肥羊的話,宗內那些壞小子不過是剪一些羊毛而已,但余年會的人做事不啻于茹毛飲血的吃個干凈。
????不要看在對付駱纓以及他們五個人的時候,余年會的人吃了不小的虧,但宗內其余弟子面對他們時基本上沒有反抗的余力。也說不清那些余年會的人究竟是為了搶奪對他們修行有用的東西,還是出于對那些資質與天分都較高的五靈弟子的妒忌,他們動手往往更加的狠毒,宗內之所以關于他們的流言并不多,只不過是因為但凡被他們盯上的人基本上都被他們除掉了而已。
????所以湯萍對余年會沒有什么好感,在她看來,這些人筑基艱難的原因不論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都不能怪在旁人的身上,只因為自己筑基艱難就讓別人遭殃,這種做法無論如何都讓湯萍深惡痛絕,余年會現如今幾乎已經消失,否則的話她一定會帶著宗內精銳弟子狠狠的對付這些人,讓他們有所收斂,不敢造次。
????……
????彥煊對這些人倒是有一些同情,這也是出于她自幼的經歷。
????在彥煊看來如果每個煉氣弟子都能順利修行而且最后人人都能筑基的話,那才是一個真正美好的世界。若真如此怎可能還會有余年會這些人存在呢?說到底還是蒼天不公,每個人出身不同,個人的資質天分也不相同,但卻一起走在了同樣的路上,時間稍久肯定就會差別各異分出前后,后面的自然會苦苦追趕前面的,但這種差距很可能會越來越大,再加上人心天性的使然,自然也就有了余年會這樣秘密的組織。不能直中取的,那就曲中求,正常手段得不到的,那就舍棄所謂的正常手段而不擇手段,畢竟不論個人當初的抱負如何,命卻只有一條。
????對余年會做過的事情,她當然不認可,但究其原因,也只能讓她一聲嘆息而已。
????……
????李簡對這滿石壁的名字也有自己的感觸。
????他出身將門,當初不論他的祖父還是他的叔父都把他當成未來梁國大將進行培養的,除了武藝兵略之外,軍中事宜都會讓他接觸并接手,因此后勤輜重,醫藥糧秣等等諸多事宜他都通曉。旁的不說,在甲選之前洛景城守城之時他就不止一次翻閱過陣亡士卒的名錄,那真是厚厚的幾本,滿篇記錄的都是一個個戰死士卒的名字。李簡在城頭與梁國士卒并肩作戰,那些浴血廝殺的健卒倒下之后最終只在這名錄上記下了一筆而已,而且當時隨著守城日久,那名錄里寫下的名字就越來越多。
????看著眼前這石壁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時,李簡忽然想到如果將當初那些在洛景城戰死的士卒名字也刻在石壁上,估計所需的石壁要比眼前這石壁還要大得多才夠用,而且他曾經看過的那個名錄還僅僅是記錄梁國一國戰死的士卒,若是將當時的敵國晉國戰死士卒的所有名字也刻下來的話,估計這寒水池第四層的四面石壁加在一起也根本不夠用。
????當時雙方數以萬計的士卒廝殺,為的就是一座洛景城,對那些戰死的雙方士卒而言,那座城或許并不是他們個人想要得到或者想要守住的,那是君主的旨意,是將軍的命令,他們奉命而行罷了。但眼前這些名字,從過去到現在死去的這些余年會的人,他們對于筑基的渴望應該遠遠超過了當初城內城外那些士卒對洛景城的看重,畢竟事關個人的生死。
????李簡忽然又想到了一點,這石壁上刻下的僅僅是余年會歷來所有人的名字,余年會做過的事情他當然也知曉,若是將從過去到現在死在余年會手中的那些人的名字也刻下來的話,寒水池第四層的這四面石壁夠用嗎?
????為了得到或是守住一座城,數以萬計的士卒血染疆場,最終只在陣亡名錄里留下了一個名字,作為將來撫恤的憑證。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