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天下
????四川局勢之變化當真快到令人根本無法反應過來,自二十二日報紙開始報道方才在重慶宣布就職四川軍政府大都督的李漢對成都軍政府發布最后通電,責令成都尹昌衡解散‘大漢軍政府’,失陷成都、重慶兩府合并的時候。這天下多少眼色活絡的人都瞧出了他葫蘆子藏得是什么算計了。不錯,面對著整個四川的混亂局勢,只是一個簡單的殺雞儆猴是不足以震懾混亂四川省內的一眾勢力的。自打鬧出了保路軍起義,整個四川亂了小半年,保路軍、哥老會、不甘平庸的地方鄉紳、原清廷官吏、甚至地方巡防將領等等,這些勢力或借著‘為民保路’的大旗揭竿而起,或打著‘為朝廷解憂’的口號,大肆擴充自己府上的武裝家丁,添購軍火武裝等!半年下來多少勢力已經成了氣候,占據了一府一縣的也不在少數。
????當然,這些勢力在天下真正關注著四川局勢的人眼中,都不過是小魚小蝦罷了。真正能夠決定四川未來局勢的,其實不過三大勢力,即同盟會、入川滇軍以及最強的盤臥成都的大漢四川軍政府。
????所以,李漢在掌握了整個四川的混亂局勢之后,得出的唯一一個在他不能調動手下大部分軍隊入川而又能快速平定四川亂局的方法便是‘殺猴儆雞’!而他先后不多不少挑了三只猴子,先是同盟會、再是大漢四川軍政府、而后又是入川滇軍,正是之前四川除他之外最強大的三大勢力。
????李漢若要一統混亂的四川必須要先擺平這三大勢力。同盟會在四川經營久矣,吳玉章以榮縣為根基,影響保路軍王天杰部、要知王天杰巔峰之時可是號稱數十萬保路軍領袖。除此外,同盟會四川分部還以重慶根基,楊滄白、張培爵秘密聯絡城中以及川南、川東地區會黨勢力,在重慶地區根基不淺,甚至四川省內數份影響力不小的傾向于革命的報紙,都跟同盟會有聯系。能夠影響到四川未來局勢的三大勢力中,同盟會四川分部雖說是實力最弱的,卻是隱藏影響力最大的。不過這股勢力最強,但是李漢根本不在乎得罪同盟會,早在自己親自入川之前便已經通過熊秉坤等漏過口風了,不過顯然沒人把他的話當真。于是,先是何進出手伏擊了同盟會四川分部的唯一領兵大將夏之時,摧毀了他掌控的同盟會武裝。逼迫的同盟會四川分部不得不求助南京、上海等地勢力,最終在同盟會總理的幫助下在上海花費數十萬川路修筑款,以熊克武、胡玉珍等為骨干組建了兩千蜀軍,可惜還未等他們抵達湖北,四川局勢就變了個大模樣。
????如果說同盟會勢力在四川擁有最廣的影響力,那么,成都的大漢四川軍政府則是四川除鄂軍之外的第一勢力也是李漢最忌憚的潛力勢力。新軍三十三協約三千多士兵,除此外尚有數千巡防軍,外加尹昌衡拉攏羅綸,間接影響到的保路軍勢力,真要給他留出發展時間來,未來即便是軍備不如李漢,但是時間久了,李漢再要對付起來卻也要花費不少的時間、財力跟物力,所以,何進出手為他先一步擺平了四川同盟會,而他入川之后便接著下棋,選擇的第二個目標便是大漢四川軍政府。
????先后解決四川兩大勢力之后,很明顯他的殺猴儆雞之策成效顯著。
????蔡鍔的西南王之夢如今天下已經少有人不知了,掌握了云南第十九鎮新軍三十七協全部跟三十八協大部的云南軍政府勢力強勁,在就職云南軍政府大都督之后,蔡鍔先派謝汝冀和李鴻祥率師赴四川,打著支援四川革命的大旗、妄圖奪取鹽都自貢,奪取這個每年貢獻天下四分之一還多鹽稅的地方;同時令羅佩金、康恩腸率一軍南征;又命令李根源率一軍西巡。與此同時11月底,漢陽幾乎城破,湖北軍政府大都督黎元洪通電全國各舉義省份,希望援兵趕來支援湖北局勢。大漢貴州軍政府大都督楊藎誠繼江西之后第二個響應,11月28日在副都督趙德全的提議下,決定以一省軍政府大都督銜率師北上支援湖北,遂留趙德全暫代都督,領兵北上。隨后,因省內大軍北上,貴州立憲派同舊官僚勢力妄圖從趙德全手中重新奪回貴州大權。12月9日,云南軍政府借口貴州混亂的局勢,聲稱接貴州士紳任可澄、劉顯世、戴戡等邀請平反,云南軍政府本著‘云貴不分家’的原則,派唐繼堯率軍援黔。當日大漢貴州軍政府樞密院長張百麟通電抗議云南干涉貴州革命,云南未作反應。第二日,唐繼堯率滇軍入黔,趙德全率兵迎戰。這時天下已經少有不知蔡鍔西南王之夢的勢力了!可惜,李漢早就對云南防備久矣,歷史上四川在未來數年之間都被滇西、黔系軍官控制,因此何進的第三協入川之后便牢牢將鹽都掌握在軍政府手中,又在滇軍入川的川南駐扎重兵阻路。等到他出手解決了其余兩大勢力之后,面對著強勢的四川軍政府,當時正在分兵爭奪貴州控制權、同時跟洋人扶植的勢力在爭奪滇南、滇西、滇東地區的蔡鍔最終還是放棄了四川鹽業對他的誘惑,宣布自四川撤兵!
????新任四川軍政府大都督李漢在入川第二日便宣布率軍北伐攻陷成都,統一了四川的消息,又經過李漢麾下的一些專業筆桿子一番歌功頌德、完美修飾之后傳到了報紙上。借助著‘中國之聲’報紙鋪設覆蓋整個四川跟附近的省份的報紙銷售點,開始對先前攻擊他的報紙進行了強勢回擊。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幾乎中國之行報紙所能發行到的省份,到處都能聽到喧雜、熱鬧的討論四川變局的聲音。伴隨著入川滇軍畏懼四川軍政府的威勢,宣布撤離四川。李漢完美的實現了他入川之前的宣言,依托著強大的武力,征服了四川省內七千萬經歷了小半年戰亂的川民之心。有了他們的支持跟聲音,即便是四川省內的各勢力還對他有些怨念,除非他們選擇武力對抗,否則,一個月之內四川盡在李漢的四川軍政府掌握之下已經不再是大話而是事實。
????不過公眾對于李漢這位強勢的甚至不惜直接對抗同盟會的四川大都督的關注度很快便減少了,因為這段時間天下局勢風云激蕩。
????先說安徽,新任安徽軍政府大都督柏文蔚宣布率軍北伐,成為繼鄂軍之后第二個領兵北伐的革命黨。
????說起這柏文蔚,其人著實不簡單。有人甚至稱其為李鴻章之后,徽州走出的另一位將帥之才。他曾進過武備學堂、跟隨過吳祿貞同***交涉延吉問題、后來任過吉林新軍督辦公署參謀。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后,柏文蔚受陳其美電邀,南下赴滬,與黃興等在陳其美家集會,決定由黃興負責收復武漢,柏文蔚負責南京。柏遂趕抵南京,與同盟會負責人凌毅、李華儂等商討起義方案。會后柏又趕回上海籌措槍支彈藥。然后率領百余名敢死隊員,帶著上海革命黨人趕制出的1200顆炸彈,連同購買的300支手槍,乘坐三等車潛回南京。柏與新軍第九鎮統領徐紹楨決定于農歷九月初十晚10時起義。此事被兩江總督張人駿偵知,徐紹楨被迫依令將部隊撤出南京,起義之舉暫擱淺。此時,張勛在城內布防捉人,徐紹楨率領的第九鎮人心思散,隨同柏文蔚來的人亦紛紛離去,最后只剩下柏文蔚、李華儂夫婦、凌毅4人,所幸第九鎮正副目代表兵士來迎接柏文蔚,這才化險為夷。柏文蔚見徐紹楨畏難情緒很重,便耐心勸說誘導,曉以革命大義,使徐堅定了起義決心。當時全鎮缺乏槍支彈藥,柏文蔚再回上海,從總部領取槍彈10萬發、炮彈3000發、炸彈2000顆、手槍500支、步槍300支、現款20萬元,運到鎮江。隨后與林述慶等一起指揮了進攻南京的戰斗,趕跑了張勛,遂于11月末收復南京。
????前段時間,柏文蔚所領導的部隊被黃興擴編為革命軍第一軍之后,柏任軍長同時被推舉為安徽大都督,12月17日,面對南北和談遲遲不能達成共識的情況,柏文蔚怒而見黃興等已經抵達南京的同盟會大佬,遭宋教仁駁斥后。第二日又在各省代表會議上重新提出應學習湖北,組建北伐軍用武力將革命的聲音傳輸到北方,遭到除上海陳其美代表跟廣東代表以外各省代表的反對。19日,柏文蔚秘密拜訪廣東代表,達成聯合出兵的秘密協議,隨廣東代表抵達南京的一千三百粵軍將由柏文蔚指揮北伐。20日通電詢問孫文未得到回復后,21日,柏文蔚再一次拜訪黃興,借李漢的話,駁斥當前南京普遍的妥協求和之風,希望黃興贊同其興師北伐。黃興心中贊成,但是因為同盟會內妥協求和之聲大盛,最后只能默許其北伐行為。當夜,柏文蔚協三營粵軍及麾下革命軍第一軍,合計八千四百人,宣誓北伐。
????北伐革命軍勢如破竹,一路連連擊敗倪嗣沖等部清軍、收復皖西、皖北十數縣,回合了淮上軍在固鎮大戰張勛的江防軍,經一日,破固鎮,打死打傷俘虜江防軍六千余人,二十五日晚攻陷皖北重鎮---蚌埠,張勛等人敗退、狼狽逃往徐州。柏文蔚的連連大勝讓北方袁世凱看到了不妙的眉頭,老謀深算的他深知,一旦南方堅定了北伐之心,到時他到手的臨時大總統不但不保,深知可能連北方的根基都要丟了。于是一邊督促楊度安撫唐紹儀,讓他不妨跟南方稍微松松口風,絕口不提欲要推選別人頂替了他的北方議和全權代表的事情。另一邊他又調兵遣將,就連跟他不對路的張勛,為了讓他有足夠的實力給他守大門,在切斷了張勛補給半月之后,十數車皮的物資抵達徐州,補給張勛的江防軍。同時,他也示意楊度西行四川,為他安撫那位新近上位的四川大都督,目標很明確,河南戰事不能繼續僵持下去了。
????得了袁世凱的指示之后,北方議和代表在南北和談僵持了小半個月之后,終于口風松動,在南方提出了數個問題上給與讓步,令即將動身趕往南京的孫文心中歡喜。加上張謇等江浙滬上名流紛紛面見與他,大談和談之時南方興兵北上有違停戰協議,未免引起北軍反擊,還是得了好處便撤回,主張撤回柏文蔚部北伐軍。孫文在詢問陳其美等候,致電北伐軍參謀部命令柏文蔚停止前進。柏認為革命軍如不乘勝追擊到黃河以北,占領大片軍事重鎮,談判桌上絕不會有主動權。因此,他口頭上奉命停戰,實際上沿津浦線繼續向北進攻,北方軍進入徐州地界,預計最遲27日將會在徐州同元氣大傷、根本無兵可守的張勛交火。但是,革命軍內部主和妥協派占了上風,參謀本部電斥柏文蔚“奉令停戰,竟前進不止,是有意破壞和局,特令申斥,勿得再誤。”除此之外,數位同盟會大佬密電與他,希望他立刻停止北伐。
????26日,柏文蔚連接參陸兩部4封急電,召他立即返回南京。他的幕僚力阻,以防不測,但柏自問無罪,坦然星夜南下,于28天黑前抵上海,當晚謁見孫文說:“若我南方兵力不過黃河,何以有實力同北方和談,到時必如之前那般毫無地位。北洋系勢力強勁,若此時不能剪除其勢力,則吾恐不及兩年,袁氏反手,我南方黨人無立足之地,大總統感想如何?”孫文回答:“一人倒在地下,牽其一根頭發而拽之立起,吾知其萬萬不能;民眾皆愿講和,不愿再事兵戎,吾豈能要大家犧牲,為吾一人爭那總統。北伐之事非是不為,而是民心不愿,因此不可為!”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